明成化年青花瓷器鉴定鉴别
青花瓷作为中国古代瓷器的重要品类,自唐代始创,元代兴起,至明代永乐、宣德年间达到高峰。而明成化年间的青花瓷器,更是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成为青花瓷艺术的巅峰之作。本文将从胎质、釉面、纹饰、器型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明成化年青花瓷器的鉴定与鉴别方法,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器。
明成化年间的青花瓷器,胎质洁白、细密,胎体秀美而轻薄,有的近似于脱胎。成化瓷器修胎规整,瓶、罐、壶等立器接口痕迹不明显,盘子多有塌底现象,碗、盘类等足较直而且较高,足跟细圆,足径变小。这种胎质和器型的特征,使得成化青花瓷器显得庄重圆润、玲珑俊秀,制作精巧,表里如一。
成化青花瓷器胎体细润晶莹,瓷化程度好,胎体较明代初期瓷器明显减薄。迎光透视,胎体呈牙白色或肉红色,如脂似乳,莹润光洁。这种独特的胎质和釉色,是成化青花瓷器的一个重要特征。
成化青花瓷器的釉面光润肥厚,釉色有偏青及偏白两种。无论何种釉色,其器物外底足和器身的釉色一致,这种釉色的一致性,是成化青花瓷器的一个重要特征。
成化青花瓷器施釉洁白肥腴,釉质独特,润如凝脂,呈半透明状。若迎光透视,隐约可见胎体泛出淡淡的肉红色。罐等琢器讲究修胎,接口不明显,多砂底,釉底较少。碗的足跟细圆,足径变小,足跟有一圈淡淡的枇杷黄窑红,多釉底。
官窑青花瓷器分底施釉和砂底两种,以带釉居多。砂底有些呈褐黄色,俗称“米糊底”,上手摸之,温润细滑,无粗糙感,为成化官窑器所特有风格。
明成化年间的青花瓷器,多数使用的是江西乐平县产的陂塘青,也叫平等青。这种青料色料淘炼精细,含杂质较少,发色柔和淡雅,蓝中闪灰,呈色非常稳定、平静,颇有水墨画风格。
成化青花器物能够显示出柔和和微妙的感觉,这与使用平等青料密切相关。但往往因釉质肥厚,青花色淡,而有云遮雾障若隐若现的现象。尤以底足的青花款色调表现得最为突出。
成化青花瓷器除早期官窑瓷有的继续使用苏麻离青料外,笔法也如宣德青花用小笔触,其青花发色浓重,有浓淡层次和黑褐色结晶斑,与宣德晚期青花非常接近,并和多数浅淡色调同时并存。中晚期主要使用平等青,发色柔和淡雅,与洁白温润的胎釉和纤细的纹饰相衬,分外脱俗。
成化青花瓷器的纹饰纤细活泼,多用双线勾勒填色法,填色较淡。纹饰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主要有龙纹、凤纹、海水海马纹、狮子绣球纹、麒麟纹、海兽纹、花蝶纹、鸳鸯卧莲纹、秋葵纹、松竹梅纹、灵芝花草纹、菊花苜蓿纹、兰花桅子纹、宝相花纹、山茶花纹、牵牛花纹、莲花八宝纹、婴戏纹、高士纹、缠枝花卉纹、折枝瓜果纹、云纹、山石纹、十字杵纹、梵文、藏文、八宝纹等。
纹饰有的画得柔和,有的画得潦草,但都透出潇洒活泼,随意而清丽。龙纹有双龙、五龙、九龙闹海、夔龙、翼龙、团龙、云龙、穿花龙、莲塘龙等。龙身大多绘得比较细,龙睛平视好像戴了副眼镜,长颈歪斜。夔龙造型奇特,嘴唇上翻如象鼻,嘴里咬着一束莲花。翼龙有飞翼,绘有前爪而无后爪,龙尾卷曲。
十字杵纹在成化时期最为流行,双头杵交叉成十字形。折枝瓜果纹有樱桃、石榴、柿子、碧桃、荔枝、杨梅等。瓜果多绘藤须,有的绘根茎,多以坡地为衬托。山石纹多无凹凸立体感,绘成平铺的钥匙状,有的似仙人掌形。
成化青花瓷器的纹饰工艺上,用的是勾勒
82.99M小牛网络卫士
21.99M多邻英语app
92.67M神弃之地手游
56.68M无尽之剑3修改版
62.65M小兵冲击
17.58M交警助手最新版
38.27M骑马模拟器手机版
22.14M速享
68.36MTunerLite调音器
1.39M天气预报气象报app
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敬请来信告知 ,我们将及时删除。 琼ICP备2024021917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