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关于台湾收复的时间节点,可以从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梳理:
公元1661年(清朝顺治十八年,南明永历十五年),南明将领郑成功驱逐窃取台湾的荷兰殖民者,收复宝岛台湾。郑成功是17世纪著名的抗清名将,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世称“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1661年三月,郑成功亲率2.5万名兵将,分乘百艘战船,从金门出发。他们冒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在澎湖休整几天准备直取台湾。荷兰侵略军听说郑成功要进攻台湾,十分惊恐。他们把军队集中在台湾(今台湾东平地区)、赤嵌(今台南)两座城堡,还在港口沉破船阻止郑成功船队登岸。郑军乘海水涨潮将船队驶进鹿耳门内海,主力从禾寮港登陆,从侧背进攻赤嵌城,并切断了与台湾城的联系。
战斗中,荷兰侵略军以“赫克托”号战舰攻击,郑成功一声令下,把敌军紧紧围住,60多只战船一齐发炮,把“赫克托”号击沉。与此同时,郑军又击溃了台湾城的援军。赤嵌的荷兰军在水源被切断、外援无望的情况下,向郑军投降。盘踞台湾城的荷兰侵略军企图负隅顽抗,郑成功在该城周围修筑土台,围困敌军8个月之后,下令向台湾城发起强攻。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中国领土台湾。这场战争结束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中国台湾的经营,开启了明郑政权对台湾的统治。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郑氏政权在台湾历经郑经、郑克塽两代统治者,维持了22年的统治。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施琅督率水师2万余人,战船200余艘,从福建铜山(今东山岛)扬帆出海。在澎湖之战中,清军一举攻占了澎湖本岛与四卫屿、鸡笼屿(今基隆屿)、花瓶屿等岛屿,共毙伤敌军1.2万余人,俘虏3000余人,郑军全军覆没。郑氏集团败局已定。
康熙二十二年八月十三日,施琅上疏奏请朝廷在台湾屯兵镇守。康熙帝采纳施琅的建议,设立了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台湾府下设三县——台湾县(今台南市)、凤山县(今高雄市)、诸罗县(今嘉义市),隶属于福建省管辖。
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后,被迫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从此台湾进入日本殖民统治时期。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1945年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在台北中山堂举行。这标志着被日本殖民统治五十年的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回祖国版图。至此,台湾光复。
台湾光复后,南海诸岛随即也列入国民政府的接收日程。由于国民党忙于内战,无暇顾及,对南海诸岛的接收一直未能具体实施。直到1946年7月,接收行动所需的舰只才到位。1946年10月,“前进”舰队在上海正式成立,舰队随后前往西沙群岛、南沙群岛,执行收复任务。1946年12月9日,国民政府正式派员接收南沙群岛,并在太平岛上举行接收仪式,同时宣示主权。至此,被日本非法侵占达半个世纪的南沙群岛,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然而,台湾问题并未就此彻底解决。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后,海峡两岸形成了长期的政治对立和军事对峙。尽管两岸关系历经波折,但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坚定不移。
进入新世纪以来,两岸关系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2005年3月4日,时任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以国家立法形式,将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共同意志上升为国家法律。此法的制定和实施,对于遏制“台而独”分裂活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而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两岸双方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重要成果。两岸同胞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增进了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信任。
综上所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虽然历经多次政权更迭和外敌入侵,但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从未动摇。在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必将实现。
49.73M二百出行司机端app
36.43M柚子相机
74.62M豆拍
42.57M欧洲火枪拿破仑
66.40M模拟人生城镇故事国际服
42.84Mkrea ai官网入口
46.04M剧蟹
4.97M边走路边玩手机模拟器
47.07M复古五夜生存
79.94M贝勒漫画新版
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敬请来信告知 ,我们将及时删除。 琼ICP备2024021917号-9